qian奇岸微信二维码 如您需要快速报价 请加技术经理微信 服务热线
13501992972
"MENU"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假如你有建立自身网站的想法

奇岸开发
ahqian.com
10/17/2022
wechat

无需加好友免费技术支持



北京诚轩2021秋拍即将开启,全场逾2700件拍品,品类全面,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现当代艺术、钱币等传统拍卖品类,且其经典拍卖品类钱币版块,分为“机制币”和“古钱 金银锭 纸币”两大部分,拍品达2000多件,阵容强大,更有孤品现世,如泉界公认“乃中国银币最美一品”的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双旗图壹圆银币试铸样币;估价千万级的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PCGS SP62,是否将创下单枚机制币历史新高,我们引颈以待。

本季秋拍预展时间为11月26日-29日,拍卖时间11月28日-12月3日。

本季秋拍四大版块,重磅拍品分述其下,还有重磅拍品视频导览为您全方位动态呈现,如亲临现场,纤毫毕现。

北京诚轩十六年来长期致力于钱币资源的深度挖掘,凭借其专业的团队、稀缺的优质拍品、严谨的学术态度,一次次地屡创佳绩,不断振奋中国钱币收藏市场,助力钱币市场的逐渐回暖,深受诸多藏家的喜爱及业内瞩目,可谓是中国钱币拍卖市场的一面旗帜和风向标。如今年诚轩春拍,钱币版块总计拍出1.35亿元佳绩,10余件拍品创下了目前公开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其中,经过两日激烈竞拍的《机制币》专场,以逾1.084亿元的成交额首次突破国内机制币单项拍卖亿元大关,成交率高达98.3%,沸腾钱币收藏圈。承续辉煌,再创佳绩。此次秋拍的钱币专场依旧阵容强大,品类全面,囊括古钱、金银锭、纸币、机制币,且精品迭出,都是可遇不可求之佳品。

书画与瓷器版块,亦是精彩纷呈:

★ 书画部分,汇集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家精心之作,或师前贤,或学其师,且原迹可查,如:

启功《林泉高致桌屏》乃画家背临的摹古之作,原迹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查士标山水册;谢稚柳《秋葵图》临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征明《秋葵折枝图》;溥心畬 《少陵诗意图卷》脱胎于其私藏的宋人佚名山水,又经台静农等艺林耆老连篇后跋,锦上添花,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兼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 瓷器部分,多为市场少见之珍品。如:元代青花地留白花卉纹菱口大盘;嘉靖黄地绿彩海水江崖九龙纹缸,是同时期、同等瓷器中尺寸最大者。

中国书画

Lot 60

齐白石 《葡萄松鼠》

107×34.5cm

立轴 设色纸本

辛巳(1941年)作

来源:日本雪江堂旧藏。

估价:RMB 120万-150万

题识:锡桓先生雅属。辛巳五月,九九翁白石画。

简介:

《松鼠葡萄》作于画家八十一岁时,白石老人先用墨笔画出巨大葡萄叶,或浓或淡,从画面顶端错落地向下铺展,占据整幅画面的大半,蓬勃的葡萄叶间,龙蛇般穿插的是蜿蜒曲折的葡萄藤。藤叶如行草般纵横挥写,一任自然,墨渖淋漓。数串成熟饱满的紫色葡萄从藤蔓上生发出来,葡萄以紫色勒形、涂染,再以重墨提点,笔致写意却又晶莹如生。葡萄串右侧,一只松鼠蹲伏在地上,翘着蓬松的尾巴,正低头抱着一颗葡萄大啖不止,物象生动,令人莞尔。

齐白石喜绘松鼠,大自然中的松鼠奔跳于树枝之间,对人畜庄稼不构成伤害,加之活泼灵动,常摇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讨人欢喜。齐白石曾在别幅《松鼠》中题曰:“不破仓壁,亦不害苗,一岭松风,独自居高”,以他特有的语气,表达出对松鼠的好感。葡萄则有多子的含义,亦属传统绘画中的吉祥题材。白石老人喜欢画葡萄、松鼠,不只因为它们的自然美,也是因为它们令他怀念起星塘老屋葡萄架下的情景。

雪江堂成立于1963年六月,以创办人西园寺公一的夫人西园寺雪江之名命名,经营中国美术、工艺品、文房四宝等,尤其以经手齐白石画作而著称。西园寺公一(1906-1993),出身日本贵族,祖父为两任日本首相的西园寺公望(1849-1940)。西园寺公一曾任日本参议院议员,1958年至1970年间全家移居中国,担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被中国政府评为“中日友好事业的掘井人,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和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雪江堂获中国政府特别许可,购进了百余件齐白石作品,拍品即为其一,并参加了次年雪江堂举办的两次“齐白石展”。

附:双层梧桐木盒及笺纸一帧,上书“《葡萄鼠图》。齐白石笔。”钤“雪江堂”、“雪”印。

移天缩地 方寸卧游

Lot 86

启功 《林泉高致桌屏》

21.6×5.8cm×8

镜心(八帧) 设色纸本

庚辰(1940年)作

估价:RMB 150万-200万

简介:

启功《林泉高致》为民国原装八扇桌屏,尺寸袖珍,乃临仿査士标册页而成,应是画家自留自赏之物,笔墨清逸华滋,秀雅可爱,实属难得。

屏风作为古代起居的重要器物,起到隔挡风尘、划分空间、彰示礼仪等作用,除了家具类的大屏风,还有一种案头陈设的桌屏也同样引人注目。据载,桌屏创始于宋,明清时期尤为兴盛,风气入民国而不替。桌屏本有防风护砚的功能,不过它的装饰性逐渐突出,遂成文人士大夫的文房雅玩,制作亦愈加精致多样。时至晚清民国,折叠式桌屏合器物的奇巧与艺术装饰的丰富为一体,且便于收纳,陈设灵活,流行一时。既为折屏,四扇、六扇抑或八扇,与书画条屏之数相符,自然以挥洒丹青翰墨最为适合。

《林泉高致桌屏》是启功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屏心每幅尺寸纵横概与书签一般大小,方寸之间,作画难度甚高,非笔墨娴熟、胸有丘壑者不能为。民国京津地区高手云集,但并非都能驾驭这一媒材,能独立完成八扇者更属箇中高手,毕竟既要避免画面经营的雷同,又要展示多元的笔墨家数。而启功尤其钟爱这样的形式,传世者既有合作,也有八屏皆出于自作,以其传统精严的画风,施诸小小的桌屏,可谓雅致之极。

此件桌屏属拟古之作,八屏专学清初大家査士标,将册页画转格为屏风画。题识所述“元和顾氏过云楼藏查二瞻册”即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査士标册页,两相对照,可知启功对前贤的汲取转化,如柳下高士一帧,即査册之“溪上对鸥”;骑驴一帧,即查册之“春郊吟眺”;仿米家云山一帧,即查册之“万壑晴云”;墨笔林亭一帧,即査册之“华亭尚书画法”;署款一帧,即为査册之“溪山访隐”……査士标画风荒寒清寂,启功则温润华滋,此屏存查氏之典型,而不拘于形似,别为一番设色,自具一种精神。各帧均无上款,应为画家自存自赏之物,展玩之际,似卧游山川,颇动“移天缩地在君怀”之想,识者宝之。

出版:此册曾在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制成珂罗版刊发。

Lot 406

李可染 《雨后山林鸣管弦》

58×48cm 约2.5平尺

镜心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估价:RMB 380万-480万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

题识:

1.雨后山林鸣管弦。一九七七年九月,可染。

2.画奉王宁同志指正。

简介:

《雨后山林鸣管弦》绘深山茂树、飞瀑激湍,是李氏山水代表性主题,也是文革后画家在攀登艺术高峰道路上的又一创制,意义非凡。

此作采用满幅构图,整体感强烈,大面积的山体、树林统一在较暗的调子中,中度色调则是远山和中景受光的树木,飞瀑和溪流模拟高光。每一色块中又有丰富笔触,构成细微的明暗差,比如中景受光的树林,树干墨色较深,树荫边缘则更透亮,在大对比中营造小对比,层次极为丰富。

李可染受伦勃朗处理明暗的启发,后者油画中的高光,化身为李氏画作中的瀑布、江河或云气,是其山水重要组成,对《雨后山林鸣管弦》这类作品而言,除了描绘景色之外,画家更通过对这一画题的反复锤炼,完善笔墨技法、实现精神寄托。类似作品还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树杪百重泉》等,悉属李氏倾力而为者。李可染曾题曰:“余昔年居蜀中,巴山夜雨,万壑林木,葱郁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弦。对景久观,真画中诗也。此情此境,令人神驰难忘,故一再写之,以赞祖国河山之美。”

注:拍品所钤“师牛堂”印为唐云雕制,19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1983年初磕掉左下角,可做鉴定、断代依据。

现当代艺术

Lot 636

方力钧 《2013秋》

40×160cm

估价:RMB 10万-12万

简介:

拍品画于老式的田字格练习簿,左侧印有“学校 年级 班号”字样,而姓名和年月日则落款为“方力钧2013秋”。经典的光头泼皮形象如盖章一般,填满每个格子,方力钧这一时期作品“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即兴之作,所画人物都是他相当熟悉的艺术圈内人。他所抓取的人物神态都经过了符号性概括”。

画面红、黄、蓝、绿、黑等色彩对比极其强烈,艳丽而夺目,纯色的大面积平涂具有版画的艺术效果,这是他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科班出身的自然体现。格子里十五位似同非同的光头,反复排列,又产生了鲜明的波普艺术即视感。

2013年,方力钧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这让他在五十岁知天命之际,整理旧行囊再度出发,拍品或许串联起其生涯的每一阶段,从少年时的练习簿到大学的版画再到艺术高峰的光头泼皮,种种痕迹汇聚于此,可谓匠心独运。

Lot 637

朝戈 《金莲川》

160×40cm

布面 油画

2009年作

估价:RMB 65万-80万

简介:

朝戈生于呼和浩特,蒙古族,他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期间,尤为注意文艺复兴艺术,力求以造型的方式来研究和表现世界,回归家乡以后,独立观察、孤身自省,挖掘出草原的特殊诗意和绘画境界。其人物作品以古朴的色彩和雕塑感的形象,深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风景画多为大山大水,气势磅礴,画面沉稳寂静,显示出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深度。

此画描绘幅员辽阔的内蒙大草原,野旷天低,意境开阔。阳光透过浮云折射出绚烂的色彩,草地上泛着金黄的光,明暗色对比过渡,让人切身感受到草原阴晴变幻的物候。青绿、蓝紫和金黄的色彩组合,具有传统金碧山水的视觉魅力,草地随坡势平缓铺展,画家以极其细小的白色、蓝色笔触点出羊群和水面,营造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诗意。

背签:《金莲川》朝戈 2009 160×40cm

Lot 641

周春芽 《桃花2019》

42×59 cm

纸本 丙烯

2019年作

估价:RMB 50万-60万

简介:

本幅最为显著的是,桃花的色彩粉中泛紫,连枝叶和青草都带上了环境色,它们似乎是受到了旁边紫黑河水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色彩充分叠加融合,让景物肌理层次异常丰富,给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印象。同时,斑驳淋漓的画面效果,使得丙烯作品反而产生了水墨晕染的感觉。如此迷幻情调的画作,亦可参见其2013年《桃花林》,观者常为其中放纵不羁的生命能量深深吸引。

签名:2019 周春芽 ZhouChunya

Lot 649

贺慕群 《解心结》

65×81 cm

布面 油画

1970年作

估价:RMB 30万-40万

简介:

《解心结》,构图简洁,意蕴深远。画面主体象征着心结的绳索,从左到右纵向悬浮空中,而顶部的另一心结则向右延伸而出,下方一双黑色的手正在试图解开紧系的心结。画家依然采用其标志性的线条,勾勒出绳索缠绕纠结的曲线轮廓,消解了阴影却不失体积感。棕黄和橘黄色的大面积平涂,配合黑色双手和白黑背景,具有明显的后印象派风格,同时又营造出版画的视觉效果。

画家聚焦解绳扣这一日常细节,并寓意“解心结”,融汇写实形象和抒情意境,让人真切感受到她所抒发的女性最本质的生存意识和朴素的生命哲思。

展览:

“贺慕群作品展”,2001年3月10日至2001年5月13日,高雄美术馆,高雄

“贺慕群作品展”,2001年6月2日至2001年7月1日,凤甲美术馆,台北

“挚简:贺慕群油画展”,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8 月 9 日,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北京

背签:MOJONG 贺

瓷器工艺品

Lot 860

清雍正 粉彩鸡缸杯

D 8.8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估价:RMB 35万-45万

简介:

鸡缸杯以成化斗彩最负盛名,据记载明万历时期已“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可见其名贵难求,是以清代康、雍、乾三朝均有仿制,惟后仿品多为斗彩,粉彩鸡缸杯较为少见。

拍品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品器形、花卉的画法相近,杯身呈马蹄形,胎体轻盈,外壁一面以粉彩绘三只公鸡于草丛间奔跑觅食,与常见的鸡缸杯画意有别;另一面洞石两侧蔷薇横欹而出,搭配雏菊数朵,各显风韵。画面写实细腻、生意盎然且动静相宜,不但接续成窑遗韵,又显现雍正粉彩创新的特点。

参阅: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碗,见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网站,藏品编号:581-1907

Lot 870

清康熙 青花团寿纹小盖罐

H 22cm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估价:RMB 80万-100万

简介:

盖罐肩部饰以六朵如意头组成的大云肩纹,内绘缠枝莲纹,与胫部饰缠枝菊花的纹饰上下相互呼应,腹壁大部留白,仅以青花书三个团寿字。盖面饰云肩纹、六只仙鹤衔桃、海浪纹,釉面光润亮洁,青花发色淡雅。

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纹饰和清代官窑习见的满密布局不同,反其道而行之,将描绘主题纹饰的腹壁大面积留白,颇为独特。另见有英国铁路基金会旧藏清雍正斗彩团花寿字梅瓶,与拍品纹饰、风格类似,同属皇帝寿诞用瓷,应有传承关系。

参阅:

《英国铁路基金会藏重要中国瓷器工艺品图录》,香港苏富比,1989年5月16日,编号68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页50,图43

Lot 885

元 青花地留白花卉纹菱口大盘

D 45cm

估价:RMB 80万-100万

简介:

拍品大盘的纹饰布局、风格、尺寸,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及英国大英博物馆藏品相近,盘心以复杂的青花留白技法装饰,此类元青花大盘在国内留存甚少,非常名贵。

拍品菱口折沿,内外均以青花满绘纹饰,盘心青花留白绘云肩纹和四组菱花形开光,隙地饰莲纹,内壁绘缠枝牡丹一周,折沿为缠枝花叶,外壁饰青花缠枝莲纹。胎体厚重,发色艳丽,纹饰大方典雅,为元代至正型青花的典型器。

参阅:

《世界的青花·第一卷·元》,(日本)同朋舍,1981年,图17、20、25、27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藏中国瓷器全集卷二·元明瓷器》,(英国) 菲利普威尔逊出版社,1986年,页387,图552;页388,图553

《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页106、107,图23

《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上册,故宫出版社,2016年,页50、51,图14

Lot 914

元 玉雕蹲龙

长6.5×宽3.5×高11.7cm

估价:RMB 35万-45万

简介:

拍品玉蹲龙身姿、形象与上海松江区西林塔发现的青玉独角兽相近,具有同一时代风格,而工艺精致程度更胜一筹。此类身躯高昂挺拔、体态瘦劲的蹲姿瑞兽,常见于宋至元代的铜器或玉雕,如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金坐式铜龙、故宫博物院藏宋或稍晚的玉蹲兽、宋或辽玉坐莲衔枝鹿、元早期青玉莲托坐龙、元玉狮等。

圆雕玉蹲龙昂首挺胸,长尾贴背上竖,胁下双翼似飘带向后飞扬;头顶毛发浓密,分缕呈锯齿状排列,双目圆睁,鼻宽口阔,嘴微张,露出整齐排列的牙齿,形象威猛又具有神秘感。龙身及尾部阴刻网格纹,双翼则刻短阴线,排列整齐,刀法细劲有力。

参阅:

《中国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1992年,页270

《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107,图71

《中国玉器全集·中·秦汉至明清》,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475,图166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页189,图200;页222,图235;页228,图242

《文化上海·典藏:上海出土文物精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页270

钱币

承续佳绩,继往开来。继春拍之后,本次秋拍的钱币版块依旧阵容强大:

“机制币”专场,汇集不同时期中央及地方铸币1500余项,数量为近年之最,内中品种丰富多彩,珍品熠熠生辉,估价千万级的单枚机制币就出自本场。

“古钱 金银锭 纸币”专场,汇集各历史时期中外纸币二百项、不同历史时期金银锭二百余项,品种丰富,精彩纷陈,且大部分估价低于市场行情,可供藏家鉴赏购藏。

现将部分精品推介如下:

机制币

Lot 2026

孙中山像背地球双旗图壹圆银币试铸样币

/PCGS SP61

民国十八年

来源:马定祥旧藏

估价:RMB 300万-500万

简介:

此件拍品为天津造币厂试铸,未发行,雕刻技艺极尽精湛,人物栩栩如生,为中国近代人像币经典之作,泉界公认“乃中国银币最美一品”,存世寥若晨星;拍品打模力道十足,人像发须及地球双旗细节毕现,齿边锐利,样币风范极致;同时,样币呈轻薄均匀的浅灰色包浆,银光通透亮丽,品相完好,名家旧藏,至为珍贵。

1928年6月,全国经济会议通过了《国币条例草案》等币制相关议案,开始着手新币的筹划。同时,决定停铸袁世凯像银币,改用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肖像作为主币图案。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孙中山像为主图案的新国币设计方案,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便是其中之一。

孙像地球版银币,图案设计极尽精美。正面铸孙中山先生胸像及纪年文字,背面中部为地球与双旗,边缘环绕英文“中华民国”及中文纪值“壹圆”。此币设计立意高远,地球、双旗之构图,象征中国对摆脱贫弱、民族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的期盼,气势恢宏,寓意不凡。同时,雕刻技艺极尽精湛,制作精细规整,铸工为中国钱币首屈一指。

由于当时的新国币最终选定为俗称“船洋”的孙中山像帆船银币,故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未发行,仅铸有少量试样,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据1949年施嘉干编著《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记载,孙像地球版银币仅有几枚存世。近代钱币鉴赏家张璜编著《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中则注明,“此样币发现在十五枚以内”。

旧时藏界公推此币为中国钱币最美一品,夙为泉界耆宿汲汲追寻。时至今日,新一代藏家亦不改老一辈对此样币的钟爱之情,将其列入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珍品。可见,此币之尊弥久更显。—参阅施新彪著《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一文。

出版:《钱币学大师马定祥》,页51,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印,2003年

注:本拍品需办理特别竞买登记手续

Lot 2151

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

/PCGS SP62

民国十五年

来源: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青旧藏

估价:RMB 600万-1000万

简介:

此样币为天津造币厂试铸,该厂还曾铸有民国十六年、十七年大元帅纪念币,均未发行,存世仅见样币,其中,以十六年最为稀少,其次是十五年,目前所见仅约八枚;样币以类镜面版底精铸,打模深峻,内齿锋利,正面人像及背面嘉禾旭日图浮雕感极强,细节刻画入微,铸工精美绝伦,堪称中国近代人像币巅峰之作,弥足珍贵。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历任当政者及代理人如走马灯般更换。最后一任掌权者张作霖,早年出身绿林,被盛京将军收编后,先后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继而控制东北三省,成为奉系首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入驻北京。翌年5月,奉军向南扩张,攻占上海,势力发展至鼎盛。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行使大总统职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在这一时期内,天津造币厂为应对总统人选的频繁更换,试制或发行了各式纪念币章,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然而,由于执政者在位时间均短,这些币章的铸造多为“昙花一现”,加之铸造的初衷并非用于流通,故铸额稀少,留存至今皆数量无多。

在上述纪念币章中,以张作霖像系列样币最为珍稀。张作霖肖像纪念币共设计铸造了三种版式的样币,计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三种年份,图案不尽相同,均未发行。十五年正面戎装像,背面为嘉禾图;十六年肖像同前,背面为龙凤黼黻图;十七年正面文装像,背面为五色旗与十八星旗。该系列以十六年铸币最为稀少,目前已知存世仅三枚;十五年样币目前所见仅约八枚,通常只大型拍卖会偶有出现,市场难觅其踪;十七年铸币存世不超过二十枚。

由于三个年份的样币历来都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之名珍,近年来,随着机制银币行情的大幅提升,其身价亦随之倍增。“十七年大元帅样币”2021年4月在香港SBP钱币拍卖会上,创造出令人唏嘘的2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高价。此枚存世数量更少、品相尤佳的十五年样币,必将成为中国机制银币长河中的璀璨明星,为万众瞩目。

出版:

《百年银圆》,页134,图Ⅲ-3-17,孙浩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中国金银币目录》(第二版),页36,图WS0108,王春利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20年

Lot 2352

江南省造

光绪元宝“珍珠龙”版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PCGS MS65

1898年戊戌

估价:RMB 100万-200万

简介: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珍珠龙”版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Y-145a.1/LM-216,此版银币因龙鳞设计独特,鳞片间嵌有颗颗圆珠,犹如珍珠散落其中而得名,作为过渡品种,生产时间短暂,数量稀少,夙为江南龙银名品;由于“珍珠龙”身为流通币,日夜于市面周行,所以后世留存大部分打有戳记或有磨损,MS级精品稀若星凤;拍品铸打深峻精美,字口峭拔,龙鳞尽出,版底绸缎般细腻光洁,银光满溢,状态之完美似铸就未曾触手,卓尔不群,堪称“珍珠龙”银币顶级珍品,PCGSMS65,目前独霸该公司评级榜单之首位。

展览:“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会员藏品精粹展”,浙江省博物馆,2016年1月15日

出版:

《江南龙洋图鉴》(再版),页18,图2-12,陆荣泉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15年

《银的历程——从银两到银元》,页228,浙江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5年

Lot 2848

贵州省造

圆窗版壹圆银币/PCGS AU50

民国三十八年

估价:RMB 280万-380万

简介:

民国三十八年贵州省造壹圆银币一枚,Y-433/LM-612,俗称“竹子币”,圆窗版,生产时间仅月余,铸额稀薄,因图案设计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历来被银币藏家所喜爱;拍品雕刻精细美观,铸打出色,贵阳名胜甲秀楼层层飞檐,翘角凌空,背面茂林修竹,精美别致,通体包浆轻薄,光泽莹润,是迄今所见此品种银币之最佳品相,殊为难得,PCGS AU50,目前该公司评级纪录中,仅二枚达AU级,同分并列评级榜单冠军

抗战结束后,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纸钞信用一落千丈,民众对纸币毫无信心,国民政府遂于1949年7月初正式公告恢复银本位制,并重新制造发行与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相同的银元。由于当时贵州已无造币厂,故不曾受中央银行委托代制,该省财政厅乃自行筹办,除沿用周西成时期所留场所和部分机器设备,另行在广州招募技工,购置印模及造币机器。1949年10月安排就绪,由省府委员会通过《贵州省造币厂组织条例规程》,规定鼓铸各类银、铜币,交贵州省银行发行。同年11月初,样品完成送建设厅化验,结果重量与成色均同于船洋。

此币式样十分别致,正面为贵阳名胜甲秀楼,楼门间有一“谷”字暗记,楼底有英文“TLK”。据悉“谷”字代表省主席谷正伦,“TLK”则有说代表厂长谢杰民。依竹节粗细、甲秀楼上层楼窗形状可分不同版式。这种俗称“竹子币”的银元生产时间甚短,当红军由湘西进入贵州省天柱县后,造币厂即于11月11日停工,据报仅出产万余枚。造币厂员工撤离贵阳,所出银元被省府在当地和迁往云南途中作为薪饷、资遣、杂支等费用发放而流传于外。—摘自孙浩编著《百年银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页171。

古钱 金银锭 纸币

Lot 1319

中国银行

袁世凯像蓝色双狮共和纪念兑换券

壹圆正、反单面试印样票/均PMG评级

1912年

估价:RMB 70万-100万

简介:

此为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均加盖紫色“SPECIMEN”字样,并贴于样票卡纸之上;此券系中国银行总裁孙多森任职期间设计印制,因世事变迁,虽印就但未发行,后全数销毁,目前仅见极少量样票和单面试印样票存世,刷色有所不同;据资料统计,现存共和纪念兑换券单、双面样票共约八枚左右,其中三枚分别藏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上海博物馆,其余为海内外私人收藏;拍品正面主色为黑色,双狮为海蓝色,背面主色为暗红色,设计及配色极富艺术感染力,印刷精美绝伦,是目前所见唯一正、反两面均加盖“SPECIMEN”字样的单面样票,以货币形式,记载了中国社会从封建帝制到共和政体的巨大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中国银行的珍贵历史货币,具有重要的近代印钞造币史研究价值与货币收藏价值;另外,拍品还包括共和纪念兑换券正面双狮黑色印样、背面长城图黑色印样、背面暗红色边框印样以及不同颜色花符、花边等局部印样计六帧,均由PMG评级入盒

据《北京印钞厂简史》记载,熊希龄上任内阁财政总长后即令财政部印刷局印制袁世凯肖像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

财政部印刷局的前身系清末度支部印刷局,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化设备、并以钢凹版印刷为主要技术的官办印钞厂,民国成立后更名为财政部印刷局。该局承印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壹圆兑换券,因时间紧迫,来不及重雕新版,便利用现有的大清银行纸币花纹底版制作。正面中央为袁世凯着大元帅服肖像,头戴鹭羽冠,胸配绶带及大勋章,左右双狮在侧,远景海轮与帆船,下缘印有“财政部印刷局制”字样;背面主图景万里长城,与载沣像大清银行兑换券拾圆正面背景局部相同。右侧是中国银行总裁孙多森 “T.S.Sung”签名,左侧为发行课长张竞立“C.L.Chang”或杨瑜统“Y.T.Yang”签名。

共和纪念兑换券1912年12月开印,1913年12月31日,兑换券200万元已列入中国银行《预备券第三期决算表》中,说明该券已印刷完成,但之后其发行时间、发行办法始终未能确定。1914年6月30日,此券仍列在中国银行《预备券第四期决算表》中,证明200万元钞券存在库房。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逐渐显露,与共和政体渐行渐远,此种印有“共和纪念”的兑换券显然已不合时宜,没有了发行流通的可能性。

据1928年下半期结算的《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全体兑换券明细表》记载,定印总数为200万元的共和纪念壹圆兑换券,除4元样本留档外,其余199.9996万元已被悉数销毁。因此,此券迄今为止仅有4枚加盖“样本券”的双面样票及屈指可数的单面试印样票存世。据记载,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藏有二枚双面印刷样本券存档品,上海博物馆馆藏正、反单面样票一组,另外还有五枚左右的单、双面样票为私人收藏,无论何种形式的共和纪念兑换券,均为民国肇始重要货币史料。

备注:此种共和纪念兑换券的票版,还曾获得1915年农商部国货展览会特等奖,并于同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巴拿马赛会”中获得赛会奖项。2010年北京诚轩春季拍卖会,一组正、反单面印刷蓝色双狮试印样票,以95.2万元高价成交,其珍罕性不言而喻。

热度542

了解更多假如你有建立自身网站的想法欢迎联系奇岸开发客服。

奇岸开发可定制企业官网小程序、小程序商城、餐饮外卖小程序、预约小程序、多门店小程序、分销小程序及个人小程序。

微信二维码

微信长按识别或扫一扫,无需加好友直接咨询,企业网站开发、网站托管维护、企业管理系统开发、微信小程序制作、域名主机、网站备案、网站改版等提供专业技术解答。

精彩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