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加好友免费技术支持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你知道图纸在总平面设计中应该表达什么吗?为什么你的设计图纸经常出错?事实上,在掌握了逻辑和重点之后,总平面图的表达是如此简单!
我们专门整理了从施工方案到施工图表达的要点。欢迎分享交流~
方案阶段
以下内容选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1
形成和用途
1.形成:
新建、拟建、原有、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与拟建工程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土坡、池塘等)相结合,采用水平投影法和图例绘制的图案作为总平面布置图。
2.用途:
主要表示新建房屋的位置、方向、与原建筑的关系,以及周边道路、绿化供水、排水、供电条件等。
2
常用图例
由于比例较小,总平面图上的内容一般按图例绘制,因此总平面图中使用的图例符号较多。常用的图例符号如表所示。在复杂的总平面图中,如果使用一些国家标准未规定的图例,则必须在图中另行说明。
3
图纸内容
1.图名、比例、指北针、风玫瑰图、图例
风向频率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有风玫瑰图,可以不要指北针。
指北针显示建筑物的朝向,应使用细线,圆直径为24mm,针尾部宽度3mm,针尖标有北字。
2.场地内及周围环境的反映
原有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建筑、古树、历史文化遗迹、现有地形和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条件等。
3.场地范围
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建筑物的布局,表示主要建筑物与土地边界(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的距离。
5.当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和广场的定位、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和设计标高、室内外标高和控制标高。
层数:低层建筑可用相应数量的小黑点或阿拉伯数字表示。高层建筑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6.反映方案特征的分析图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和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和交通组织、停车场布局和停车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局、阳光分析、分期建设等。
4
线型要求
新建筑-粗实线
原建筑-细线
计划预留-中虚线
拆除建筑-细线加叉号
新建道路、桥涵、围墙-中实线
5
设计说明
1.总结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详细阐述总体规划的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垂直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具体措施。
2.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保留、利用、改造(改造)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的总体思路。
3.需要补充的内容。
施工图阶段
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包括:
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设计图纸包括:
总平面图、垂直布置图、土方图、管道综合图
绿化及建筑素描布局图、详图等。
施工图阶段总平面图如下:
1.保留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和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4.场地原有和规划道路的位置(主坐标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和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储水池等隐蔽工程的名称、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护坡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使用建筑物、构筑物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9.注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和标高系统(如现场施工坐标网,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补充图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