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加好友免费技术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市发改委积极行动,继续推进易信贷工作,通过信用信息修复、典型诚信宣传、惠企政策推广等措施释放信用红利,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订单下降,出口受阻,市场低迷……,企业生存面临着许多考验和困难。市信用办公室面对困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诚信企业和企业政策的宣传和支持,利用鄂州信用网站发布5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组织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向诚信企业宣传我市救助贷款专项优惠政策。4月下旬至5月中旬,联合市金融媒体中心对疫情期间新亚太商业管理、华明旅游客运、大同互联网物流、柯氏米业等4家重点保供诚信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报道,鼓励诚信企业走出困境。优化企业信贷服务,推出云疫贷、抗疫复工贷、惠农贷、中银复工贷等专项金融产品。同时,积极申报105家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29家企业获得12个信用额度.3亿元,贷款10亿元,中央财政贴息50%后,利率创鄂州历史新低,为企业节约近1000万元。
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疫后经济复苏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做好诚信企业信用工作,有效优化信用环境。近日,湖北省2019年金融生态指数发布,鄂州在信用维护指数环境指数中排名全省第一,评价水平为A级。1-4月,全市484家企业获得信易贷21.59亿元,其中纯信用无担保银税互通贷款364笔,贷款额度2.2亿元。近年来,全市将启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招标工作,通过信用贷款平台建设,积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大量信用信息的重要参考,实现企业、银行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探索建立信用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政府诚信监测系统、信用监督系统等,提高信用平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支持授权、授权、授权、服务改革、商业环境优化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部分企业因行政处罚等不诚实信息影响贷款或享受国家、省、市惠及企业政策的,积极帮助指导不诚实企业修复信用,并在鄂州信用网站首页制作信用修复流程图。同时,大力压缩初审时间,实现在线随叫随到、随问随答的保姆服务。自今年以来,共有11家企业修复了14条不诚实信息,帮助其中5家企业获得了3430项信贷支持.6万元,3家企业修复信息后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一些因不诚实而无法融资或享受财政补贴的企业,通过修复信用实现了信用的价值,树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
资料来源:市发改委